close
我過了一個很安靜的聖誕節. 嚴格來說,聖誕節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. 即使莫老師是英國人,他自己也幾乎不去教堂. 連他自己都說上教堂像被洗腦. 可是昨天一整天,我電腦一直保持開機,一直希望有機會看到線上聯播,希望莫老師家的電腦開著,可以聽到他們拆禮物時的喜悅. 因為,所有的禮物都是我包裝的. 據莫老師自己講,他通常就用膠帶纏個幾圈,確定禮物不會露餡就好了. 我的基本功夫,或者這種在台灣上過國小美勞課就可以搞定的,居然被他說是嘆為觀止. 所以,在上面加點料..折了一隻紙鳶黏在給Jamie的機器人包裝上,以及各做了一片葉子,放在給父母的禮物上...,還真加點分.
說到聖誕大餐,莫家是吃中午的. 在北英格蘭,人們會把中午12點吃的那一餐叫做Dinner...在午餐及晚餐之間,約下午三四點,吃的那餐叫做Tea Time...晚上六點後的那餐,叫做Supper. 我還記得第一次和莫老師吃飯,我邀他吃Lunch,他回mail說會來吃Dinner..然後就被上了這一課. 一早起來,廚房的四個瓦斯爐,爐下的大烤箱火力全開..說到這兒,我真的有夠懷念英國廚房裡的那個烤箱. 對於愛吃雞腿雞翅的台灣人,祇要這些東西稍微加醬油醃漬過,放在烤箱,設好時間及溫度,就可以香噴噴的出爐了. 愛吃餅乾及麵包的,就更不在話下...大概整個早上,莫老師得在客廳忙擺設桌椅,又得進廚房幫忙整理. 瓦斯爐火全開時,由於火力不大,所有的東西都得煮得相當久. 我也就耐著性子,心想,不要打擾他們忙著分解火雞.=>一年僅有一次機會嘛.
莫老師答應我,會用他的新手機做些錄影,讓我也可以分享大家拆禮物時的喜悅. 我也有準備禮物給莫媽喔. 凱弟弟今年也受邀參加莫家的聖誕大餐. 凱弟弟的爸爸和莫媽以前曾是同事. 學生時期的莫老師和凱弟弟,曾一起在那打工過. 除此以外,凱弟弟由於父母保守,媽媽對他保護的相當好. 他一直是個謙遜有禮的小孩,和他講話時他的話中總是充滿:對不起,我沒有聽清楚,你的意思是說...喔,不,請不要誤會,我的意思是...啊,我很抱歉,我不太懂你的意思,可以請你再講一次好嗎,真是對不起.....常常,我得在心中納喊:Say it....Say it....有禮貌的他,從不會對人講不禮貌的話,但卻會對不喜歡的人,或得罪他的人文情並荿的寫信幹醮,可能是媽媽一直教育不可以講話沒有禮貌,寫批評信便逐漸成了他的發洩管道吧. 由於他向來一字不漏把他的幹醮內容全數告訴莫老師,兩人多年下來也累積不少革命情感. 加上上半年,他的母親在抗癌多時後撒手人寰,父親也喝酒喝了二十多年,聖誕節大概也不會清醒吧. 即使凱爸爸一天之中沒有太多意識清醒的時候,凱弟弟還是每天拜訪凱爸,張羅一些吃的,喝的或處理大小便等.
Dinner後的歡愉氣氛沒有延續到一天之底. 在台灣的我,由於八個小時的時差,從晚上十點(英國下午二點)到半夜二點(英國下午六點),都看不到莫老師上線. 連e-mail,手機簡訊都沒有. 我不免煩噪了起來,傳了兩通簡訊後,便準備就寢. 莫老師大概也知道我等著他聖誕大餐的大小消息,也回了簡訊給我. 祇是,這一切都在Dinner後,莫老師開著車帶凱弟弟去爸爸家時變了調了. 這個當了二十多年的酒鬼,醉酒時間比清醒時間長,卻在這一天一覺不醒了.
莫老師和凱弟弟是第一個看到凱爸爸的人. 也難怪莫老師就無瑕理會電腦裡頭我寄去的mail. 凱弟弟還算冷靜. 可能凱爸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的生活態度,讓想要認真生活的人也跟著累到歪腰. 不曉得是預算,還是觀念問題,我曾目睹莫老師幾次建議凱弟弟可以要求看診醫生開證明,強制送凱爸到療養院接受全日及更好的生活醫療品質. 讓一個活死人每天來電要求東囉嗦西的,自己被吵到換電話號碼,讓真正有事找他的人找不到人,久了自己也沒有生活品質. 凱弟弟聽是聽了,但仍是每天去拜訪照顧祇需要買酒,卻醉到走不到商店常昏倒在半路的凱爸.
莫老師早上來的mail沒有寫太多細節. 一年內失去雙親的他,還算冷靜. 安靜了一整天的我,在夜半被這個訊息震憾著. 他選擇每天去照顧爸爸,也可能是因為失去母親後,父親是唯一的依靠,即使他撒謊,昏倒,送醫,住院都是為了酒. 凱爸如此的生活態度,可能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會長壽,也怨嘆為何苦了一輩子的凱媽還得忍受癌細胞的折魔直到撒手人寰. 生命的無常,讓人無法參透. 好好的活著,對我而言,才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. 願凱爸安息..即使我不認識你.
說到聖誕大餐,莫家是吃中午的. 在北英格蘭,人們會把中午12點吃的那一餐叫做Dinner...在午餐及晚餐之間,約下午三四點,吃的那餐叫做Tea Time...晚上六點後的那餐,叫做Supper. 我還記得第一次和莫老師吃飯,我邀他吃Lunch,他回mail說會來吃Dinner..然後就被上了這一課. 一早起來,廚房的四個瓦斯爐,爐下的大烤箱火力全開..說到這兒,我真的有夠懷念英國廚房裡的那個烤箱. 對於愛吃雞腿雞翅的台灣人,祇要這些東西稍微加醬油醃漬過,放在烤箱,設好時間及溫度,就可以香噴噴的出爐了. 愛吃餅乾及麵包的,就更不在話下...大概整個早上,莫老師得在客廳忙擺設桌椅,又得進廚房幫忙整理. 瓦斯爐火全開時,由於火力不大,所有的東西都得煮得相當久. 我也就耐著性子,心想,不要打擾他們忙著分解火雞.=>一年僅有一次機會嘛.
莫老師答應我,會用他的新手機做些錄影,讓我也可以分享大家拆禮物時的喜悅. 我也有準備禮物給莫媽喔. 凱弟弟今年也受邀參加莫家的聖誕大餐. 凱弟弟的爸爸和莫媽以前曾是同事. 學生時期的莫老師和凱弟弟,曾一起在那打工過. 除此以外,凱弟弟由於父母保守,媽媽對他保護的相當好. 他一直是個謙遜有禮的小孩,和他講話時他的話中總是充滿:對不起,我沒有聽清楚,你的意思是說...喔,不,請不要誤會,我的意思是...啊,我很抱歉,我不太懂你的意思,可以請你再講一次好嗎,真是對不起.....常常,我得在心中納喊:Say it....Say it....有禮貌的他,從不會對人講不禮貌的話,但卻會對不喜歡的人,或得罪他的人文情並荿的寫信幹醮,可能是媽媽一直教育不可以講話沒有禮貌,寫批評信便逐漸成了他的發洩管道吧. 由於他向來一字不漏把他的幹醮內容全數告訴莫老師,兩人多年下來也累積不少革命情感. 加上上半年,他的母親在抗癌多時後撒手人寰,父親也喝酒喝了二十多年,聖誕節大概也不會清醒吧. 即使凱爸爸一天之中沒有太多意識清醒的時候,凱弟弟還是每天拜訪凱爸,張羅一些吃的,喝的或處理大小便等.
Dinner後的歡愉氣氛沒有延續到一天之底. 在台灣的我,由於八個小時的時差,從晚上十點(英國下午二點)到半夜二點(英國下午六點),都看不到莫老師上線. 連e-mail,手機簡訊都沒有. 我不免煩噪了起來,傳了兩通簡訊後,便準備就寢. 莫老師大概也知道我等著他聖誕大餐的大小消息,也回了簡訊給我. 祇是,這一切都在Dinner後,莫老師開著車帶凱弟弟去爸爸家時變了調了. 這個當了二十多年的酒鬼,醉酒時間比清醒時間長,卻在這一天一覺不醒了.
莫老師和凱弟弟是第一個看到凱爸爸的人. 也難怪莫老師就無瑕理會電腦裡頭我寄去的mail. 凱弟弟還算冷靜. 可能凱爸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的生活態度,讓想要認真生活的人也跟著累到歪腰. 不曉得是預算,還是觀念問題,我曾目睹莫老師幾次建議凱弟弟可以要求看診醫生開證明,強制送凱爸到療養院接受全日及更好的生活醫療品質. 讓一個活死人每天來電要求東囉嗦西的,自己被吵到換電話號碼,讓真正有事找他的人找不到人,久了自己也沒有生活品質. 凱弟弟聽是聽了,但仍是每天去拜訪照顧祇需要買酒,卻醉到走不到商店常昏倒在半路的凱爸.
莫老師早上來的mail沒有寫太多細節. 一年內失去雙親的他,還算冷靜. 安靜了一整天的我,在夜半被這個訊息震憾著. 他選擇每天去照顧爸爸,也可能是因為失去母親後,父親是唯一的依靠,即使他撒謊,昏倒,送醫,住院都是為了酒. 凱爸如此的生活態度,可能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會長壽,也怨嘆為何苦了一輩子的凱媽還得忍受癌細胞的折魔直到撒手人寰. 生命的無常,讓人無法參透. 好好的活著,對我而言,才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. 願凱爸安息..即使我不認識你.
全站熱搜